企業的計量器具需要送到具有校準資質的計量檢測機構進行校準,所以有些企業也會懷疑企業內部是否可以校準計量器具。校準報告沒用嗎?其他機構會承認嗎?自校準的費用是多少,不劃算嗎?
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,供大家參考!
為了校準內部計量器具,企業必須按照《計量法規》的要求建立高計量標準,向當地計量行政主管部門申請后,相應項目的校準工作可以在企業內部進行(強檢項目除外)。
1.企業可以對計量器具采用內部校準方法。但前提條件是,本項目為非強制性項目,必須通過相應項目的計量和標底評審。
2.企業建造標準的成本核算計量標準的購買、計量測試人員的配置、檢驗人員檢定的費用、計量管理制度的建立、計量標準的初檢和后續更換的費用、計量標準的后期維護等。計量標準一般都是比工作用的高很多檔次的計量器具,價格自然也比較貴,動輒幾十萬。同時計量標準要溯源,檢驗費比or貴
因此,企業如果考慮內部校準,首先要看自己的計量器具在一年內的校準量。如果單個項目有很多儀器,有幾萬臺,那么單個項目建立企業標準是值得的。如果一個企業一年只有幾百個或者幾千個校準單位,那就沒必要了,因為整個標準建立和年度維護的成本會比送外部校準的成本更貴,也要承擔很多責任。